7000 字长文复盘 Elasticsearch 学习辛路历程
和腾讯的老师聊天,期间提到了写博客、公众号发文,老师的一句话 “不过得有持续的内容才行”,振聋发聩!让我思考良久......
因为有太多的博主写着写着就各种原因断更了,“可持续” 的确是写作者的一路向前走、所向披靡的唯一的法宝。
研究生阶段搞 C++,机缘巧合读了《我是一只 IT 小小鸟》(豆瓣评分:7.8 分),关注到书中作者之一的 “C++ 的罗浮宫” 博主刘未鹏老师,后面自然读了他的长销书《暗时间》。这本书我至少读了两遍之上,对当时的我冲击很大,现在读当时做的读书笔记,仍然感觉“字字珠玑”,值得慢速、逐字逐句读。
一方面:正如《暗时间》书的内容介绍部分提及:“在这 8 年里,作者平均每个月写 1 篇博客或更少,但从未停止。”,我当时的想法是:竟然有人能做到这么长久的自律和勤奋。
另一方面:书中的很多警句我现在都记忆犹新,比如:“书写是为了更好的思考”、比如:“如果一件事情你不能讲清楚,十有八九你还没有完全理解”。
书中有一章标题是 “为什么你从现在开始就应该写博客” 提及——“用博客的形式来记录下你有价值的思考,会带来很多好处,却没有任何明显的坏处。”
我认为就是我在 2012 年前后定下写博客的思想源头。近 10 年过去了,我非常庆幸当时的决定,同时又感觉莫名的 “诚惶诚恐” 般的后怕——如果十年前不做这个决定,现在的我在何方?想想都很后怕,一阵 “冷颤” 从后背抽搐到前胸,不敢多去想......
最初写博客可能和很多读者一样,没的写,所以转载居多,而后转载 + 评论或者读书笔记,最后才一步步走到原创的路子上。
看一下第一篇原创拙作,可以用 “不忍直视、惨不忍睹” 来形容。
第一篇原创后,博客就没有断,至少每月都有产出,以学生时代参加比赛(百度之星、中兴捧月)、准备面试(C/C++、数据结构、算法、设计模式)为主,然后就是:工作过程中遇到问题的反思和总结。
2015、2016 年前后,偶然机会项目组需要调研:Mysql 与 Elasticsearch 实时同步问题,给出的调研问题:如何支持增、删、改、查的同步。其实现在看来就是阿里开源的 canel 基于 binlog 做的事情,当时 canel 还不支持 Elasticsearch。我调研了大量 logstash 的文章,实现了:全量 + 增量同步,发现了数据量大后可能的内存问题(早期版本 logstash 内存问题比较多)。
2016 年写了浏览量近 10 万 +《深入详解 Elasticsearch》专栏。2016 年的年度总结中我是这么写的:” 对于 Elasticsearch 的迭代版本的确变化很快,从最早的 1.X,2.X.Y,到现在稳定的 5.X,国内外研究和使用都处于起步阶段。'当一个东西有很大应用价值,并且互联网上仅有有限较旧的资料时,这就是机会所在'。 我基于 ES2.3.4 版本,发现 Mysql 和 ES 实时同步的确有很多疑点和不确定点,且 github, stackoverflow, google 搜索到的都是不成体系的资料,促使我形成专栏。”
现在看来当时就是发现了:“Elasticsearch + 博客” 这么一个机会。
如果从 2016 年算起,到 2021 年已经 5 年 + 时间,算作:5 年(其实已远大于 5 年)。每年工作去掉零头,算作 300 天(其实不止 300 天)。每天工作和 Elasticsearch 相关算作:7 个小时(一天工作远不止 7 小时,通勤路上我也是刷 Elastic 社区、刷 Elastic 社群)。
那么总的时间是多少呢?算一下便知:5 * 300 * 7 = 10500 小时。其实:会远超过 10000 小时。
畅销书《异类》中提及的一万小时定律——“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,并非天资超人一等,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。1 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。”
其实,过了 10000 小时,我深有感触:自己不过是刚入门,离所谓 “大师” 还有十万八年里要走,保守估计,还得练习 10 年 + 以上才敢说进阶。
通勤路途辛苦,我也不喜欢开车,培养了三大爱好:“听相声 / 书 / 付费教程、看文章 / 论坛、冥想 / 睡觉”。有深度的技术文不适合颠簸的公车上读,技术的深度和睡觉的速度成正相关,越深奥的文章越容易犯困。
2017 年那会迷上《时间的朋友》作者李笑来的公众号文章(PS:我是新东方文化的粉丝,个人偶像之一就是俞敏洪,俞老师早些年的几乎所有随笔我都读过,我人生第一次去北京只仅参观了:天安门、清华北大、新东方总部),笑来老师早期文章 “七年就是一辈子” 系列都是绝佳的实战 + 深思后的文章,文章逻辑缜密、严谨,耐人寻味和深思。比如:“避免三个大坑:莫名其妙凑热闹、心急火燎随大流、为别人操碎了心”,比如:“注意力 > 时间 > 金钱”,很多观点都是相见恨晚,我感触很深并深信 “人至践则无敌” 的行动纲领,所以也及早的付出了行动。
3.1 行动之一:通勤路上刷 Elastic 中文社区。
学习别人的问题并尝试回复问题,这个习惯当时坚持了近 3 年,现在频率稍微变低,但还是会刷。
“好处” 之一:一不小心 Elastic 中文社区积分排名全国 Top 5。
“好处” 之二:极大的扩展了技术交流圈。
我第一时间响应 Elastic 日报编辑招聘要求,“扩编” 成为了 Elastic 日报责任编辑,负责周五日报搜集、发布工作。
注意:日报编辑是公益行为,没有任何酬劳的。大家伙乐此不疲,一天一篇,今天我发的第 1264 篇。之前倒没觉得有什么,现在看来,对于普通 Elastic 学习者的我,相当于坐上了直达电梯,和 Elastic 中国第一人 medcl 大神、和 Elastic 认证中国第一人魏彬老师等 10 几位大厂大佬在一个群里。
后面还结缘认识了:极客时间 Elasticsearch 课作者阮一鸣老师,有过深度的交流,我集结成了短文一篇。更为好玩和有趣的是:这篇文章还得到阮一鸣老师父母的微信公众号的首次赞赏。
我将 Medcl 大神和 Elastic 社区顶级大神 Wood 大叔的音频专访第一时间做成了图文版,得到 wood 大叔的微信称赞和授权后发布。
2019 年自费去北京参加了 Elastic 开发者大会,面基了:Medcl、魏彬老师、Elastic 捷哥、Elastic 中国区前总裁王总、张超老师、日报编辑团队小伙伴等。
期间还获得过:阿里云、腾讯云、Elastic 官方等一线互联网厂商的面试邀约。
以上的所谓的 “好处”,或许叫“好处” 都显得功利一些,都非有意而为,在我看来都是 “水到渠成” 的事情。
3.2 行动之二就是:写公众号。
我印象很深,那是一个夜晚,风儿没有那么缠绵(~~ 突然整出了歌词 ~~),我躺在躺椅上,给老婆说出了自己思考很久的决定:“我准备做公众号了”,当时畅想了很多对美好未来的憧憬,真的是兴奋的是一晚上没有睡好。这是一个躺床就能秒睡、怎么叫都叫不醒的中年人为数不多又难得可贵的 “失眠的一晚”。
定下写公众号之前注册过两个公众号,都是不知道写什么而无疾而终。而当晚执意定下的这个就是大家现在看到的 “铭毅天下 Elasticsearch” 公众号,最主要的是当时定下的基调就是:写 Elasticsearch 相关的技术文为主,写读书笔记、个人总结为辅,该定调才决定了公众号能走到今天。
公众号红海泛滥的当下,能活下来就相当不容易,得益于 rochy 大佬的相关优化建议,目前微信搜索 “Elasticsearch”,铭毅天下公众号排第一名。
2018 年前后,由于 elastic.blog.csdn.net 博客 + 铭毅天下公众号,逐步积累了 2000 人 + 的 Elasticsearch 技术交流 QQ 群,我自己也加了近 10 个 Elasticsearch 技术交流群。
刷社区和刷 QQ 技术群,给我的第一直观感觉就是:隔几天都会有重复的问题出现,很多问题我都能第一时间找到社区文章出处、官方地址或者直接给出答案。
偶然的原因,在 “新生大学” 的交流群里,有看到发知识星球相关推广的文章,才萌生了让技术问题进一步落地、组建一个更纯粹的技术交流社群的想法。
彼时的我初出茅庐、锋芒毕露,以为有了一定的门槛,不大会有人加入,就完全是试水的心态。但是,没有想到的是,星球也意外的、坚强的存活下来了,且内部圈子里口碑还不错。